对于在北美求职的留学生来说,Oracle 是一家值得申请的大厂,不仅因为它在数据库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,还有它相对友好的工作环境和对国际学生的包容度。相比直接海投,内推往往是提高简历通过率的关键一步。以下是我在 Oracle 内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,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。
首先要说的是内推渠道。我一开始是通过 LinkedIn 搜索 Oracle 的校友或者二度人脉,然后发出简短但有诚意的信息。比如,我会在信息中简单介绍自己现在在读什么专业、在哪所学校,然后说明我对 Oracle 某个岗位感兴趣,并附上简历请对方帮忙内推。关键在于要具体,比如说清楚你要申请哪个职位,最好还能附上职位链接。
有一次我联系到一位已经在 Oracle 工作的校友,他刚好也做过类似岗位的实习。他不仅帮我提交了内推,还在面试前给我提供了一些准备建议,比如说他们的行为面试问题倾向于围绕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技术面试则更偏向于系统设计和编程题。我当时觉得这些内部信息比网上的“面经”要实用得多。

当然,内推并不是万能的。简历依然是关键。Oracle 非常看重实际项目经验和动手能力,尤其是实习或者开源项目经历。我在简历中强调了自己在校期间参与的数据库课程项目,如何用 SQL 优化查询效率,以及在实习中用 Java 开发接口的经历。内推人也更愿意帮一个背景扎实、准备充分的人提交推荐。
最后提醒一下,Oracle 的招聘流程相对规范,但周期可能偏长。从我内推到拿到面试大约等了三个多星期,期间可以主动发邮件跟进进度,但要注意语气礼貌、不过于频繁。
总的来说,Oracle 是一家对留学生相对友好的公司,如果你能通过内推争取到一次面试机会,再加上扎实的准备,是完全有可能拿到 offer 的。与其海投,不如多花时间打磨简历,拓展人脉,主动出击去争取内推,成功的几率会大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