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美找工作时,不少人都会把 Amazon 列入目标公司。 但经历过投递流程的人大概都听说Amazon冷冻期。它指的是,如果你申请了某个岗位但没有通过面试,系统会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限制你再次申请类似职位。 通常这个时间是半年左右,不过也会因为团队或岗位的不同有所浮动。
冷冻期看起来有些无情,但本质上是公司的一种流程管理方式。 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,一次面试没通过,可能说明当下还不够匹配,他们也希望你能在这段时间里提升自己,下一次再来的时候能有更好的状态。 而对于求职者来说,这正好是一个停下来反思、重新打磨的好机会。

不少人在面试后会觉得遗憾,但与其懊恼,不如冷静复盘:哪些问题没答好? 哪些经历讲得太模糊?是不是对职位的理解还不够? 这些都是值得深挖的地方。 而且,这段时间也可以用来刷刷题、练习行为面试,或者尝试参与开源项目,补充简历内容。
另外,冷冻期并非完全封死所有入口。 比如你之前投的是某个团队,现在转去申请另一个部门,或者岗位方向完全不同,有时系统会当作新的申请处理。 如果是通过内推,也可能有一些灵活的操作空间。 但这些都不是常规情况,最稳妥的还是利用好这几个月来充实自己。
其实这段时间,也可以把眼光放宽些,看看别的公司有没有适合的机会。 有的人就是在冷冻期里找到了更契合自己的团队,甚至发现比原来更喜欢的工作环境。 说到底,求职是一个过程,不是一场赌注。 Amazon冷冻期只是暂时的,机会一直都在。 关键是你有没有持续准备,有没有保持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