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大批CS培训班毕业的学员只会刷题,却在真实工作场景中举步维艰。 他们能熟练写出二叉树翻转算法,却无法完成一个简单的CRUD功能开发;能背诵各种设计模式的定义,却看不懂企业级项目的代码结构。

传统CS培训班的教学模式往往陷入了一个致命误区——将编程简化为解题训练。为了追求速成就业,课程设计过度聚焦面试题库,用套路化的方式教授算法题解法。 学员们在高压训练下,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常见题型,但这种"应试编程"培养出的只是解题机器,而非合格工程师。

真实软件开发需要的是系统化思维能力。 当面对一个需求时,合格工程师的思考路径应该是:业务理解→方案设计→代码实现→测试验证→部署运维。 而只会刷题的学员往往直接从"代码实现"环节切入,缺乏对业务背景的理解,更谈不上系统设计能力。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总感觉"学的和用的完全不一样"。

实践能力的缺失尤为明显。 学员甚至没有接触过版本控制工具,不知道什么是持续集成,更不用说参与过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。 企业代码库的规模复杂度远超培训班的小练习,当面对成千上万行的代码时,他们往往手足无措。 一位技术主管曾吐槽:"招进来的新人连基本的Git操作都要从头教起,更别提参与团队协作了。" 目前,Drill Insight的课程让学员参与到工业级项目,以提高实践能力。

更糟糕的是沟通表达能力的短板。 技术工作从来不是单打独斗,需要与产品、测试、运维等多个角色协作。 但培训班出身的程序员常常陷入技术术语的泥潭,无法用业务语言解释技术方案,这在职场中是非常致命的。

行业正在发生变化。 随着IT行业进入精耕细作阶段,企业对工程师的要求正在从"会做题"转向"能做事"。 大厂招聘越来越注重项目经验和工程能力,单纯靠刷题拿到offer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。

IT行业永远欢迎真正有能力的人。 放下刷题的执念,踏实地构建工程师应有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维度,你会发现更广阔的成长空间。 记住:企业需要的不是会做题的学生,而是能解决问题的工程师。

发布时间:2025-04-09

更多新闻

WeChat QRCode

微信

Thank you. Your message has been sent.

    免费预约服务

      领取求职礼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