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美找软件工程相关的工作,Google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公司。作为一个国际学生,我一开始也对Google的面试充满紧张感。听说面试很难,要算法、要系统设计,还要能和面试官流利沟通。当我真正开始准备时,才发现这过程其实更像是一场策略游戏,除了刷题,还得讲方法、讲思路。

整个面试流程一般包括一轮或两轮电面,然后是四到五轮的Onsite。我的第一轮电面是一个典型的数组处理问题,虽然LeetCode上刷过类似的题,但真正面试时,屏幕共享的那一刻还是有点紧张。我学到的一点是,不要着急打代码,先用几句话讲清楚你打算怎么解题。面试官其实更在意你是不是能用逻辑去推问题,而不是死记硬背解法。

Onsite那天,我被安排了四轮技术面,几乎每轮都是写代码。从字符串操作到树的遍历,再到一个稍微有点设计意味的题目,比如“实现一个任务调度器”,这些都不是靠模板能解决的。我印象最深的一轮是要求我优化一个已有的暴力解法。我当时的策略是边写边讲,哪一步是瓶颈、为什么要换解法,这些都要清楚表达。哪怕答案不完美,只要你思考过程合理,对方通常会给你引导和提示。

系统设计方面,虽然SDE I的面试不一定会遇到很复杂的题,但也要准备一下基本概念,比如怎么设计一个可扩展的消息队列或者URL shortener。我提前看了很多别人的分享,虽然现场紧张,但还是靠逻辑框架撑住了全程。

最后一轮是行为面试,也就是所谓的Googleyness。面试官会问你怎么处理失败、你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,还有有没有经历过冲突。这部分我没有套用什么模板,而是挑了两个在实习中真实遇到的场景,讲得尽量自然一点,加入了一些细节,比如我当时为什么这么做,结果是什么。

回过头看,其实Google的面试虽然难,但并不是靠“聪明”能赢,而是靠准备策略、表达能力和思维清晰度。尤其对我们这些留学生来说,用英语流畅地讲出技术思维,是一项需要练习的能力。只要愿意投入时间,每个人都有机会拿到那份理想的Offer。

发布时间:2025-05-20

更多新闻

WeChat QRCode

微信

Thank you. Your message has been sent.
免费预约服务
WeChat QRCode

    其他预约方式 →

      免费预约服务
      领取求职礼包
      WeChat QRCode

        其他领取方式 其他领取方式 →

          领取求职礼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