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到Google内推的机会确实难得,但这把钥匙能打开多远的门,还得看你自己。我在硅谷待了这些年,见过不少靠内推进Google的,也见过更多即便有内推照样被刷下来的。说到底,内推就是个入场券,不是保送资格。
Google的简历池深不见底。去年帮朋友内推时,HR私下跟我说,他们组一个初级岗位一天能收300份简历。普通申请就像往大海里扔石子,内推至少能让你的简历浮在水面上。但别以为这就稳了——我认识的一个面试官说,他们组最近内推的10个人里,最后只过了1个。

文化契合度这事儿比想象中重要。Google面试有个隐形标准:不仅要聪明,还得是"Googley"的人。去年有个技术大牛面试时因为太爱单打独斗被拒了,面试官的原话是:"他代码写得像诗歌,但我们的项目需要交响乐团。"内推人能帮你证明的,恰恰是这份简历上看不见的团队适配性。
但内推也是把双刃剑。前阵子有个学弟求我内推,我看他LeetCode刷得不错就推了。结果他在系统设计轮被问得哑口无言,后来HR委婉地提醒我"下次推荐前多把把关"。现在我再帮人内推都得先模拟面试三次,生怕砸了自己在公司的信誉。
面试才是真正的修罗场。Google那五轮背靠背面试,能面到你怀疑人生。有个朋友面到第三轮时,面试官突然说:"现在你是Tech Lead,团队里有两个人吵起来了,你怎么办?"这种题根本没法准备,全看平时积累。我见过最聪明的候选人,会把每次代码评审都当成模拟面试来练习表达。
说到底,内推就像考试时的附加分。你基础分不够,加那10%也没用;但要是实力够强,内推能让你少走点弯路。最靠谱的策略是:先把算法刷透、系统设计练熟,再去找内推。否则就算给你VIP通道,走到一半也得被请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