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BM 的 OA 和其他大厂不太一样,它的流程有点偏传统,也不像 TikTok、Meta 那种算法强度特别高。对我们这些在北美找工作的留学生来说,IBM 的 OA 更像是一个综合能力评估,不只是单纯的刷题水平。有些岗位会有 coding,但很多时候你还得做性格测试、逻辑推理甚至商业判断题,看起来更像是“了解你这个人适不适合团队”,而不是“你能不能干活”。
我当时投的是技术相关的岗位,OA 分几部分,一开始是那种 situational judgment(情境判断题),就是给你一个职场场景,问你怎么处理。这种题没有标准答案,但也不太好糊弄,建议做题的时候代入一下真正工作的感觉,别选太极端的选项,尽量表现出团队协作和主动解决问题的倾向。
编程部分有的岗位会有,有的则完全没有。我那次做的是两道简单中等难度的题,时间相对充足,不像 TikTok 那种很赶。题型类似 LeetCode easy 到 medium,考点主要是基本的数据结构,比如数组处理、字符串操作这些。主要还是看你代码写得稳不稳,不太会卡你边界条件,但也别掉以轻心。

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是,IBM 的 OA 平台一般是自己开发的,体验有点不如 Codility 或 HackerRank 那些平台稳定,有时候提交代码会卡顿,建议多保存,别等到最后一分钟才交。
做完 OA 到收到后续消息可能要等一两周,IBM 的流程偏慢,但一旦进面之后整体氛围还算轻松,和面试官聊得比较人性化,不太压人。整体来说,如果你是刚转码或者背景没那么强,其实 IBM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OA 友好,要求不算极端,但也得认真对待。准备的时候除了刷题,也要练一点 soft skill 题,综合一些更有把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