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在北美读IT相关专业的留学生来说,毕业后还想找实习,其实并不罕见。很多人毕业时并没有马上拿到全职offer,或者还在摸索职业方向,这时候选择找一段实习,不仅可以继续积累经验,也有可能借此转正。虽然难度会比在校期间大一些,但只要方式对了,还是有不少机会的。
首先要清楚,毕业后找实习,身份问题是绕不开的。尤其是持F1签证的留学生,必须确保自己已经申请好OPT或者CPT Extension等合法工作许可。公司通常不会帮实习生办签证,所以你得准备好向HR解释自己的身份状态。简历和求职信里不用特别强调自己是“刚毕业”,只要写明你具备合法工作身份,正常申请就可以了。

简历的打磨很关键。很多公司默认实习岗位是给在校生的,所以你需要用内容说服他们你依然值得考虑。重点可以放在项目经验和技术能力上,不需要列太多课程,把精力放在展示你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,比如你在某个项目中如何提升了系统性能、如何优化了数据结构处理效率。项目最好能具体、可量化,如果有上线产品或GitHub链接更好。
在找机会的时候,可以稍微扩大范围。大厂虽然对毕业后实习的接受度不高,但中小型公司、创业公司、甚至一些非营利组织,反而更灵活。如果你能提供实际价值,对方其实并不太在意你是不是刚毕业。除了LinkedIn、Indeed、AngelList这些常见平台,还可以多去学校Career Center、校友资源或者开发者社区看看有没有短期合作机会。有些人也会自己联系初创公司,主动提供帮助换项目经验,这种方式虽然不稳定,但对于简历提升很有效。
另外,内推依然重要。即使你已经毕业,校友圈、前实习同事、以前认识的人,都是可以联系的资源。发消息的时候不用过于客套,重点是表明你目前的状态、技术方向,以及对公司的兴趣。有时候别人看你有诚意、能力也还不错,是愿意帮你试一试的。
总的来说,毕业后找实习比在校时难度大,但绝不是没路走。很多留学生也是靠着这段过渡实习,最终拿到了全职机会。只要你心态稳、愿意动手、肯主动,实习机会不会离你太远。重要的是别焦虑,找工作本来就是个过程,把每一次尝试当作经验积累,坚持下去,总会迎来转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