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很多北美公司在招跟大语言模型相关的岗位,不只是那些做AI研究的大厂,一些中型公司和创业团队也开始需要这方面的人才。 对于留学生来说,竞争确实不小,所以准备一份清晰、有重点的简历和几个靠谱的项目经历非常重要。 简历不需要写得太夸张,但一定要能让人看出你对这个领域真的动过手、想过问题。
一般来说,相关岗位会关注你对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还有NLP的理解,特别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大语言模型架构,比如Transformer、GPT之类。 如果你做过文本生成、问答系统或者微调过预训练模型,那在简历里应该写清楚你做了什么、怎么做的、最后效果怎么样。 除了建模,数据处理能力也很关键。 很多项目一开始其实是在清洗数据、整理格式这些基础工作上花很多时间。 如果能让人看到你做过完整流程,从数据到模型再到部署,会加很多分。

项目方面,不一定非要做出很大的东西,但一定要真实、有内容。 比如用开源模型做了一次领域微调,或者搭了个小型的聊天机器人,只要你能讲清楚项目目标和实现过程,就能说明你的动手能力。 如果有机会参与团队项目,比如课程里的合作任务或实习项目,那更好,因为北美很多公司很重视协作能力。 有时候,能跟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完成任务,比单打独斗更能展现你的潜力。
最后,简历的重点还是实打实的经历。 很多同学会写一堆技术关键词,其实不如用几段话把一两个项目讲清楚来得有效。 如果能结合一点实际应用场景,比如客服系统、教育平台、医疗文档处理等等,会让人觉得你是真的在往应用方向走,而不是只停留在模型本身。 找工本来就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,别急,多做、多总结,总会有机会出现。